企业要想在市场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当对企业的资金筹集以及使用管理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从而选取合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同时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监控,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企业资金筹集与使用中潜在的问题
1.成本较高
对于大多数企业集团而言,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往往存在筹集成本过高的问题。有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所使用的资源有限,因此在发展中存在了很多的阻碍,使企业发展受限。另外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在企业进行资金筹集的时候,过分的强调资金筹集的最大化,而对自身的规模与经济模式以及实际经营情况没有做好充足的考虑,同时对资金筹集的渠道也没有过分的研究,从而造成资金筹资的成本过高。因此导致企业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出现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不但不会有收益,还会造成亏损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前期资金筹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筹集资金成本过高的问题。
2.企业筹资途径短缺
由于企业的自身原因,企业的经营中出现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因此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会特别的慎重,会对企业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很有可能金融机构不会放款,放款往往也需要添加一些附加条件,从而将放贷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因此造成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资金筹集的途径。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规模扩大时,造成了融资的困难,对于企业的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3.资金使用分散化
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过程中,银行为了方便分类管理,会设立不同的银行结算账户,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然而造成的弊端是企业的资金使用分散化,从而给企业的财务部门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这样不利于企业资金的使用,造成资金的浪费。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分散化管理时,会造成一定的管理成本费用,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些企业在资金筹集过后,对于资金的管理较为随意,企业管理者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短见,没有长远的意识,对项目的考虑不全面,同时缺乏完善的资金控制制度,从而造成企业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还有较为严重的情况就是企业管理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冲昏了头脑,存在私吞企业资产的恶劣行为,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非常混乱,此种情况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者在使用资金时,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使用较为随意,事后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造成资金的损失。
二、加强企业资金筹集以及使用管理的措施
1.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的使用有一定的计划性。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资金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财务部门对资金的预算需求进行统计,确保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按照前期制定的预算管理计划严格执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统计成财务报表,从而实现财务部门的资金统一管理,使企业的资金情况得到合理的使用,减少资金浪费的问题。资金使用管理时,其中现金流量是最为核心的部分,通过资金流量监控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另外,对于特殊资金的需求,比如不在预算范围之内的资金使用,资金需求部门应当提出申请,写明资金使用的原因,同时财务部门做好实地考察工作,给出参考意见供领导层决策,同时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同时要做好审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使企业的资金筹集与使用达到最优化。
2.提高资金使用率企业
在筹集资金时,不但要关注筹集资金的渠道,还需要重点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中,如果要想使资金得到合理的流转,将资金盘活,需要对外债结构进行细致研究,从而将资金的外债进行有效降低,同时企业在资金使用管理时,运用财务管理对公司的债务进行一定的挤压,从而减少资金的占压,使资金流转起来,从而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使资金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另外,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资金筹集,特别是筹集资金成本较高的金融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开支,从而降低企业的外部资金的压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财务的风险。
3.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科学负债经营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扩大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如若只靠自身的资金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筹集工作,科学负债经营。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即成本与绩效匹配原则、服务资本运营项目原则等。在此背景之下,可以通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为企业的扩大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发展的信心。金融单位在发放贷款时,需要调查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如何对贷款资金的流动性、交易性以及风险性进行分析,在金融单位调查的过程当中,企业应以诚信为本,提供相关有效资料的基础之上,与金融企业处理好关系。
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生产经营情况收集、工作财务报表信息处理工作等,生产中的相关信息收集归纳并送入金融单位,以便获得金融单位的信任。在企业获得贷款之后,要根据贷款条款按时还贷,只有形成良性还贷模式,才能维持企业的信用形象,这样可以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信贷资源。于商业信用而言,主要是指在商品交易的过程当中存在预收贷款形式或者是延迟付款形式等,形成了一种企业间的信贷关系,属于自然性融资,形式主要有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商业信用筹资的应用范围较广,并且持续性较好,这种筹资方式将负担成本较低。企业在树立自身形象,有企业信誉度的基础之上,可以有效利用商业信用形式获得融资。另外,属于非商品交易的过程当中,会产生自然性融资的应付费用,如应付税金、工资等。应付费用可以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受益,并在完成商品交易之后支付费用,相当于享受了对方的借款,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融资成本较低。
4.构建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在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资金偿还的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其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财务风险,分别有事前阶段评估、事中检测、事后评价。对于事前阶段评估的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内部的审计工作,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当前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研究,并全部列出来,同时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出审计方案与计划,从而有效降低财务的风险。对于事中检测而言,主要是应对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企业进行一定的控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对于事后评价风险而言,最主要的工作是审计人员对资金使用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财务的组织过程资产。为企业今后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经验。因此企业在资金筹集和使用的过程当中,应当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时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使资金得到合理化的使用。
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将企业筹集资金和使用过程的风险识别出来,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END-
焦糖人才网——精细化招聘数据服务商
焦糖优选,招聘按效果付费。
现在就找她谈18259561366(微信同号)
Copyright © 202008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焦糖 闽ICP备2020016649号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华大泰禾SOHO2,1713-1716 EMAIL:762080601@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5040288009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