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行业趋势:朝阳行业空间广阔,劳动力供需错配+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成长
作为规模超万亿的朝阳行业,我国人力资源行业成长空间广阔,从业机构及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快速增长驱动行业加速 发展。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5 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行业迈入高速成长的快车道,2021 年我国人力资源行业市场规 模已经达到 2.46 万亿元/+20.9%,2017-2021 年间对应 cagr 高达 14.3%。截至 2021 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机构数量 已接近6万家,人服机构服务企业数量达到5099万家/+2.3%,2021年人力资源行业提供就业数已达3.0亿人次/+4.8%。
近年来国内灵活用工市场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已接近万亿,是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2021 年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0.5%,2021 年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 模已达到 8944 亿元/+30.9%。从行业角度上看,灵工用工市场份额占全行业的比重比由 2017 年的 21.4%提升至 2021 年的 36.4%,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人力资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中长期来看,灵活用工行业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预计 2024 年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17720 亿元,2022-2024 年间有望保持约 20%的行业增速。
灵活用工人数及平均工资逐年增长,量价齐升共同驱动行业加速成长。由于灵活用工行业的收入模式主要来自于用工 企业向灵活用工企业支付的服务费及人工成本,近年来灵活用工从业人员以及全国平均工资的高速增长有效推动了灵 活用工行业的发展。根据 WEC 数据显示,早在 2018 年中国灵活用工总派出人数就已超过 1000 万人,受疫情影响 企业弹性用工需求,国内灵工行业人数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快速增长,2020 年全国灵活用工派出人数达到 1929 万人 /+64.3%。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均工资也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 10.7 万元/+9.7%,17-21 年间对应年复合增速约为 10%。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灵工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产业结构转型下结构性失业凸显,就业市场供需错配推动人力资源需求增长
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下劳动力需求错配造就结构性失业。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逐渐 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计拥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3.6 亿人/+0.2%,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逐年 占比上升,由 2017 年的 44.7%上升至 2021 年的 48.0%,占据了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半壁江山。由于第三产业从业岗 位通常具有人口流动性强、劳动密集、需求能力差异大、季节性等特征,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岗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由 体力、手工技能向知识、技术转化,从而加剧了劳动力需求错配并造就了就业结构性问题。
高校毕业生飞速增长与企业求人困难并存,就业市场供需错配推动人力资源需求增长。一方面,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 要供给端,近年来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由 2016 年的 765 万人增长至 2021 年的 909 万人,接受过高 等教育的优质人才持续扩容,预计 2023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 1158 万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招聘用工越发困 难,企业求人倍率逐年提升,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由于结构性失业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作为链 接劳动力市场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人力资源企业主要通过为双方.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交流的机会,缓解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提高了人与岗位的匹配效率,因此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或将持续利好国内 人力资源需求增长。
(2)人口红利减退,企业用工成本逐年增长,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常态、劳动人口人数下滑及平均年龄增长以及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供过于求成为劳动力市场的 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 2010 年的 3.71 万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1.0 万元,企业用工成本常年高涨,灵活用工成为了控制人力成本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随着 2020 年以来为应对 新冠疫情反复对经营的影响,阶段性用工及弹性用工变得更为常见,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降低用工成本、减轻自招压 力及满足季节性用工需求成为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三大因素,其中超过 75%的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原因是降本增效。
(3)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推动求职观念变迁,弹性工作文化兴起助力灵活用工加速渗透
根据《2020 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报告显示》,灵活用工的求职者中 90 后、95 后及 00 后的占比分别为 20.7%/21.4%/8.6%,超 50%以上的求职者年龄为 35 岁以下,且普遍以中低学历为主,年轻群体已然成为就业市场 的主力军。从用户画像上看,年轻群体的就业观念更为灵活,劳动者年龄结构改变下,就业观念变迁推动灵活用工加 速渗透就业市场,弹性工作文化逐渐兴起,近 3/4 的求职者为了获得弹性工作时间而选择了灵活用工,是求职者选择 灵活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2.3 竞争格局:高分散+低渗透的万亿市场,国内龙头公司有望加速崛起
2021 年我国人力资源机构服务数量接近 6 万家,民营企业是我国人力资源机构的主体。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计 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9 万家/+29%,具体又可以分为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机构、国营机构、民营机构以及外资机 构四类。近年来我国民营人力资源机构发展迅速并且占比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数量占比由 2017 年的 76%提升至 2021 年的 86.0%,长期来看民营企业将是我国人力资源机构的主体。
国内灵活用工行业呈现高度分散特征,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对比海外集中度仍具提升空间。由于市场空间巨大、 民营企业众多且企业经营同质化较高,从集中度上看,我国人力资源行业高分散特征凸显,其中科锐国际、万宝盛华、 人瑞人才是国内灵活用工行业的三大龙头公司。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进行测算,2021 年三家市占率之和不足 2%。海外市场方面,2020 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 top3 市占率约为 13.6%,其中任仕达、德科、万宝华盛是规模最大 的三家企业。对比海外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我国在行业集中度上仍具有较大差距,未来具有广阔提升空间。
对比海外,我国灵活用工行业渗透率也具有较大差距,龙头公司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人口 红利消失带来的企业人力成本提升以及年轻群体中弹性工作文化兴起,未来灵活用工的需求提升将会推动行业渗透率 的进一步增长。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教育水平差异以及劳动力基数较大等原因,目前中国灵活用工行业渗透率与美、 日等海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力灵活用工渗透率仅为 1%,对标欧美仍有 数倍以上的差距。随着近年来灵活用工行业的各大龙头企业凭借多年在业界积累的管理优势、人才储备、品牌形象、 技术优势获得了业务的高速增长,未来受益于行业渗透率的提升,长期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短期来看,疫情管控放松后三家海外人资巨头收入持续恢复,全面放开后收入已超疫前水平。任仕达、德科集团、 Recruit 是海外人力资源行业的头部公司,其中任仕达、德科集团业务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而 Recruit 业务主要集 中在日本及欧美占比均近半。进入 2020Q2,海外逐渐放松疫情管控,三家公司收入快速反弹,其中 Recruit、任仕达 收入分别于 2020Q4/2021Q2 恢复至疫前水平。海外陆续全面放开后,公司收入仍持续增长,截止 2022Q3, Recruit/ 任仕达/德科集团收入同比 2019 增长 44.8%/17.4%/2.5%,三家公司收入均超过疫情前水平。
疫后三家海外人资公司净利润快速回暖,毛利率已实现完全恢复,净利润率小幅增长。任仕达、Recruit 净利润在 2020Q4 相继恢复至疫情前,德科集团净利润逼近疫情前水平。2021Q4 三家公司毛利率都已经实现完全恢复,之后 毛利率仍持续增长,截至 2022Q3,Recruit/德科集团/任仕达毛利率同比 2019 年变动+5.0/+1.5/+0.9pct。同时,除德 科集团外,任仕达、Recruit 净利润率同比疫情前实现小幅增长,分别提升 0.9/0.7pct。
疫情期间国内的灵活用工企业发展迅速,疫后有望保持营收、利润的高速增长。相比于海外公司,由于疫情管控得当, 国内的灵活用工企业受到疫情影响冲击较小,在疫情期间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中科锐国际营收、利润增长居于 行业领先地位。2022 年上半年以来受疫情扩散冲击就业市场,三大企业营收利润增速均小幅下滑,毛利率与净利率 也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但整体经营依旧稳定。参考各大海外国家疫情放开后人资企业经营快速恢复的经验,随着明 年国内就业市场回暖,三大灵工企业经营复苏,疫后营收、利润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3.1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赋能高速成长
3.1.1 公司简介:全国领先的人才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商,深耕全产业链布局
科锐国际是国内 A 股人力资源行业龙头公司,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国领先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一站式人才资源解 决方案,通过技术驱动赋能品牌实现高速成长。科锐国际于 1996 年成立于北京,公司业务起步于高端人才寻访业务, 通过企业内生发展以及多次融资、收并购等方式进行了业务多元化、多渠道的快速扩张,2000 年公司于华南、华北、 华南多地建立分支,2004 年成立香港分公司,之后规模高速发展。2017 年 6 月 9 日公司正式从创业板上市,目前公 司在 20+个细分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咨询、培训与发展等人 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是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者,灵活用工、中高端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三大业务稳健发展。公司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 打造了“技术+平台+服务”运营模式,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 全链条赋能,公司三大主业灵活用工、中高端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三大业务稳健发展。
3.1.2 经营情况:聚焦三大主业,技术赋能驱动营收与利润高增
坚持“一体两翼”战略推动业务稳定发展,营业收入与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随着公司海内外各项人力资源业务的出色发展,近年来公司规模迎来了快速扩张,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1 亿元,同比增长 36.9%,2016 年-2021 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1.9%。自 15 年起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管理效率促 进业务稳定发展,归母净利润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从利润上看,2022 年 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同比 增长 27.7%,2016 年-2021 年间对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7%。
灵活用工、中高端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灵活用工为核心业务。2022 年 H1 公司灵活用工业务、 中高端寻访业务以及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8.4/3.8/0.6 亿元,分别同比变动+52.4%/-4.7%/+19.3%, 公司灵活用工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由 2016 年的 47.8%提升至 87.1%,目前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公司营收增长 的重要驱动力。公司灵活用工业务营收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外派人员数量的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灵活用工业务累计 派出人次达到 31.75 万人次,未来公司外派人员人次依旧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灵活用工业务贡献近半毛利,中高端人才寻访业务毛利率持续优化。分业务来看,2022H1 年公司灵活用工、中高端 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分别贡献毛利 2.7 亿元(+46.7%)、1.4 亿元(+17%)、0.2 亿元(+72.7%),对应毛利率分别 为 7.1%/37.4%/29.4%。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较低但毛利贡献较高,2022 年 H1 实现毛利 2.73 亿元,占全年总毛利的 62.7%;中高端人才寻访业务毛利率由 2019 年的 36.1%提升至 2022H1 的 37.4%,疫情期间毛利率持续优化。
3.1.3 客户结构:定位中高端灵活用工服务,夯实大客户服务
公司定位中高端灵活用工服务,付费客户稳定增长。公司依托于在多个细分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拓展优质客户, 每年的付费客户增长至 2022 年 H1 的 4670 家,同比增长 12.9%,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近 万家著名跨国及中资企业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中国市场客户中,外资及合资企业客户为 29%;民营企业 占据了付费客户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 55%,大多数为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且民营企业占比近年来仍在持续提升;国 有企业客户占比为 16%。与国内同行业竞争者相对比,公司中高端大客户资源优势明显,客户具有合作期限长、粘性 强、复购率高三大特征,付费客户中 75%为重复购买客户,大量客户的服务期超过十年。
坚持以大客户为驱动的战略,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长期以来采用大客户驱动的战略,深度挖掘大客户 需求并深耕相关业务产品线。相对于长尾客户,大客户具有客单价高、收入体量大、业务稳定、支付能力强等特征, 2020 年度前 50 集团大客户收入超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 50%,且大多数为全产品线覆盖的优质客户。自 2018 年以来公 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收入占比达到 36.7%,同比增长 8.7pct,其中华 为是公司最大的客户,约占总销售金额的 23.7%。
3.1.4 技术拓展:强化科技赋能,数字化推动招聘能力与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始终坚持“四个一”基本战略,完善“技术+平台+服务”产品生态。公司始终坚持“四个一”的基本战略:一体两翼、 一带一路、一群人、一同起舞,并通过广泛聚合、深度撮合、多维整合,有序推进公司的经营发展规划,在核心产品、 服务场景、生态平台等方向持续发力深耕。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公司“技术+ 平台+服务”的生态模型进一步完善,通过增加以平台为流量入口、SaaS 技术为承载的人力资源线上技术平台,为企 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全链条赋能。
3.2 人瑞人才: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效能保持行业领先
3.2.1 公司简介:打造数字化人才生态供应链,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业务拓展
人瑞人才创立于 2010 年成都,并于 2019 年 12 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是中国领先的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及数字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商。人瑞人才开创以效果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自主研发人才招聘系统,2016 年 O2O 招聘平 台“香聘”上线,实现瑞云、瑞聘、瑞家园及合同管理一体化人力资源系统的搭建。2019 年 12 月 13 日,人瑞人才登陆港交所上市,上市后更针对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将数字化人才生态供应链作为新十年的战略目标,创新构 建人才管理数字化与企业战略、业务数字化的连接和应用,如今业务覆盖近 300 个城市,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公司联合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张建国、张峰与张建梅合计持有 37.11%股份,其中公司实 控人张建国持有 29.71%股份,股权结构稳定。除此之外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 LC Fund V, L.P.、VMS Strategic Investment Fund, L.P.、FCSS.L,分别持有公司股份 12.93%、10.69%、6.94%。创始人张建国先生历任华为公司首任 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中华英才网 CEO 等职务,拥有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组织参与《华为基本法》的编 写,负责搭建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版多部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具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
3.2.2 经营情况: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灵活用工业务持续增长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作为行业领先的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人瑞人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 在中国经济加速到来的数字化浪潮中,部署数字化专业服务布局,发展数字化技术与服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43.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67.5%,实现归母净利润 1 亿元,同比下降 44.3%。2022 年上半年公 司收入为 17.3 亿元,同比下降 18.5%,归母净利润为-0.25 亿元,同比下降 134%,主要在于公司合作协议届满后,集 团通用服务外包类业务员工人数减少,但部分已被集团增长的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收入相抵消,数字化专业服务的发展 取得显著进展。
灵活用工、专业招聘及其他人力资源三大业务带动公司营收,灵活用工收入占比持续提高。2021 年公司灵活用工业 务、专业招聘及其他人力资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6.2 亿元、0.9 亿元、0.3 亿元。灵活用工为公司核心业务,营收占 比近年来超过 95%,得益于员工数量增加以及数字化专业服务的迅猛增长,公司 2021 年灵活用工的收入显著增长。受 疫情造成客户用工需求下降及员工人数影响,2022 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业务收入下降,同比减少 18.1%。
灵工服务员工数稳定增加,人才流失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 2021 年年底,人瑞人才综合灵活用工员工人数上升 至 50447 人,同比增加 30.6%,员工人数的迅速增加带动了灵活用工收入的显著增长。2022 年中期由于合作协议届满, 灵活用工员工人数减少至 28873 人,同比下降 36.2%。由于公司加大对系统平台的持续优化及数据分析投入,灵活用 工项目流程管理更加标准化,员工流失率一直远低于行业同期平均水平。2022H1 灵活用工员工流失率为 8.8%,远低 于同期行业平均流失率的 15%。
公司毛利主要来源于灵活用工业务,专业招聘服务毛利率持续提升。分业务来看,2021 年公司灵活用工、专业招聘、 其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分别贡献毛利 2.07 亿元、0.3 亿元、0.2 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4.5%、28.3%、70.3%。灵活用工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毛利最高,但是毛利率较低,2022 年 6 月底毛利率下降至 3.1%,主要在于 上半年疫情影响数字化运营及客服业务未能按预期增长。2022 年专业招聘业务也受到疫情影响,由于客户招聘需求降 低加以固有成本的存在,专业招聘毛利率下降至 23.4%。
疫情下公司现金流受到影响,降本增效措施保持账面资金充足。2022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2 亿 元,同比 2021 年下降 68.8%,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疫情反复客户用工需求下降,公司随即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对内 部组织结构及资源进行优化。2022 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 1.67 亿元,截止至 6 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 等价物总额为 4.8 亿元,整体账面资金较为充足。
3.2.3 客户结构:聚焦大客户服务战略,持续优化行业客户分布
进一步优化行业客户分布,聚焦多行业重点客户。2022 年 6 月 30 日,人瑞人才按客户数的行业分布中,互联网、高 科技及高端制造、金融行业及其他行业占比分别为 16%、26%、26%及 32%。其中部分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放缓且服务 溢价降低,互联网行业客户占比较 2021 年底 23%有所下降。2022 年 6 月人瑞人才设立行业人才事业部以更好地服务 不同行业的客户,将进一步提升对不同行业客户的服务能力以及开拓更多不同行业的客户。 聚焦服务大客户策略,与客户业务关系稳定。2022 年中期,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约 52.6%,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 39.3%,其中最大客户收入占比 13.8%,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人瑞人才秉承聚焦服务大客户策略,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与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数均超过 5 年。
3.2.4 技术拓展:技术驱动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招聘效能不断提升
技术驱动人力资源服务,5 大技术平台打造核心能力。人瑞建立了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一体 化人力资源服务的五大技术平台,主要包括青云网聘系统、瑞聘系统、瑞家园平台、瑞云管理系统以及合同管理一体 化系统,赋能企业组织、人员、流程的数字化运营,打造企业数字化时代的竞争优势。
3.3 外服控股: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龙头,持续加码数字化转型
3.3.1 公司简介:深耕人服行业近 40 年,人服国企借壳上市,市场品牌地位突出
外服控股成立于 1984 年,隶属东浩兰生集团,是首家登陆 A 股主板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公司成立于 1984 年,依托 38 年丰富实践和专业底蕴,聚焦“人事管理、人才派遣、薪酬福利、招聘及灵活用工和业务外包”五项主营业务,实 现超过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21 年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并顺利借壳上市,正式登陆上交所。2022 年 外服控股成功签约上海远茂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项目,与公司主要业务布局形成优势互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 位。目前,公司已在全国拥有 170 余个直属分支机构和 470 余个服务网点,为超过 50000 家企业的 300 万余名雇员提 供专业、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具有领先的品牌地位。
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2020 年 4 月,强生控股发布公告,计划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 份的方式购买东浩实业持有的外服控股 100%股权,重组完成后外服控股借壳强生控股登陆 A 股,增强公司竞争力。重 组上市后,目前大股东东浩实业持有公司 71.44%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国资委间接持有公司 73.75%股份。
3.3.2 经营情况:大力发展业务外包服务,疫情期间业绩增长稳健
疫情下公司业绩展现韧性,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上海外服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灵活用工和业务外包,以“咨询+技 术+外包”的服务模式,持续扩大在全国的市场渗透,提升服务效能,业务规模迅速增长。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4.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47.6%,主要系法律问题相关解释因素,公司相应调整人才派遣业务的收入及成本的确 认方式所致,该事项不影响公司的业务状况及利润确认。疫情下公司充分依托数字化手段紧抓经营管理,大力推进线 上服务稳保客户,克服了疫情封控造成的不利影响,2022 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 67.9 亿元,同比增加 25%。从利润来 看,2021、2022H1 公司归母净利润稳步增加,分别实现 5.3、3.2 亿元,同比增加 7.9%、19.3%。
收入口径调整,大力发展业务外包。2021 年前,人才派遣服务贡献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截止至 2020 年收入占比达到 60.7%。在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之后,2021、2022H1 人才派遣服务收入为 1.3、0.7 亿元,占比降低至 1%附近。同时, 公司大力发展新兴业务,业务外包服务收入占比迅速走高,从 2019 的 25.9%上升至 2022H1 的 72.6%,2022 上半年贡 献营收 49.3 亿元,成为最大的收入贡献点。
业务毛利率稳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自 2017 年-2019 年间,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2020 年人才 派遣服务因收入确认方式调整,毛利率变化幅度较大,由前期约 1%迅速增加至 2021 年 76.1%。整体来看,2021 年公 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15.2%、5.1%,同比增加 7.6%、2.7%,疫情期间整体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3.3.3 客户结构:大客户合作稳定,行业分布广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与大客户合作稳定,客户数量逐年增长,国企客户占比超 40%。大客户方面,公司传统人事管理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大客户留存率保持高位。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仍然稳定,2021 年贡献营业收入 25.5 亿元,占比 22.3%。截止至 2021 年底,公司服务的客户超过 50000 家,服务的员工超过 300 万人。公司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加速中央国企、民营头部 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新客户开拓,国内企业客户占比超过 40%,并通过连续 10 年保持低客户流失率和高客户满意 度,积累了良好的服务口碑和市场品牌。
3.3.4 技术拓展:促进数字化战略转型,推动信息化赋能
公司积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传统人力资源服务的全面赋能。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码人力资源服 务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实施了“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模式。实现信息融通和自助服务的云 平台(FSGPLUS)、实现行业赋能的聚合力平台(HRally)、实现数据链接和集约化运营的业务后援服务平台(BBC),构 成了外服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生态平台”。
3.4 同道猎聘: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人力资源供应链平台,聚焦中高端猎头业务
3.4.1 公司简介:发力在线招聘市场,专注做好高科技人力资源平台
同道猎聘引领中国人才服务市场的发展,持续沿着人力资源价值链升级产品和布局新业务,为招聘方和求职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人力资源供应链平台。猎聘成立于 2011 年 6 月,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猎聘的业务已遍及全国。2016 年,猎聘在北美地区开设了分公司,开启了全球化业务,帮助全球职场人 获得更大的成功。2018 年 6 月 29 日,猎聘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科技人力资源领域第一股。2022 年 11 月,猎 聘完成全新品牌升级,强调用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连接广大用户。深耕在线招聘市场十余年,猎聘目前拥有超 8200 万高质量人才,验证猎头用户数超 21 万,为超 110 万验证企业提供专业招聘服务。猎聘采用 BHC 模式搭建在线招聘 平台,充分连接企业(B 端)、猎头(H 端)与中高端求职者(C 端),持续提升对猎头的吸引力。 公司业务模式以企业(B 端)付费为主,向企业客户提供人才获取服务,同时为中高端求职者(C 端)提供增值服务。 B 端付费业务包括两类,(1)收取固定费用的定制订购套餐;(2)闭环人才获取服务,在面试及入职等招聘环节按结 果收费,据具体职位所提供年薪和招聘阶段收取固定费用。C 端基础功能大部分为免费,增值服务包括简历咨询、面 试教练、生涯咨询等。
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 CEO 戴科彬先生通过 May Fl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imited 持有公司 21.23%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股权结构稳定。高管持股方面,公司首席技术官陈兴茂先生 持有公司 2.70%的股份。除此之外,机构投资者华平投资、经纬创投、亿恒资本分别持股 15.51%、11.79%、8.04%。
END-
焦糖人才网——精细化招聘数据服务商
焦糖优选,招聘按效果付费。
现在就找她谈18259561366
Copyright © 202008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焦糖 闽ICP备2020016649号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华大泰禾SOHO2,1713-1716 EMAIL:762080601@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50402880090号
Powered by PHPYun.